文化大學科技藝術所講座 - 快速成型的故事 Rapid Prototyping with Storytelling

講座主題:快速成型的故事 Rapid Prototyping with Storytelling

簡介: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在軟體裡面是用來應證跟檢視構想跟功能,透過不停地打造假想中的軟體,滾動式的檢視修正。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使用在生活跟創作,透過不斷地嘗試、假想跟觀眾合作,發現自己原本預期以外的創作。

時間:05/06/2022

地點:線上

 

Q&A節錄:

Q:學校有一些跨領域的課程,但常常在做表演的人會有些天馬行空的想法,但做科技的人就覺得太難做不出來,這個時候要怎麼做討論呢?

其實我覺得所有的創作都是類似的,你需要了解你的媒材,了解應用,才有辦法根據這個材料做創作。科技藝術或者表演藝術,其實也是一種媒材,就像你畫油畫,你不可能連油跟顏料的比例都不知道就開始創作。

科技藝術,需要理解程式跟電路的串連,互動的形式,表演藝術也會有自己的媒材跟使用方式,很多科技類的應用都是把技術直接套在藝術上面,而忽略科技本身的特性,不是每一個故事或者媒材都適合用一樣的方式去製作,有些可能比較適合互動裝置,有些比較適合AR、VR等擴增實境,跨領域合作,我覺得第一步反而是互相瞭解對方的專業,如果你沒寫過程式,選一個簡單的去學習,如果工程師沒有看過表演,你可以邀請他們一起去看,當開始有這樣的了解的時候,你們會變得比較可以互相理解跟溝通,在一起創作的時候,也會比較是堆疊而不是互相拒絕,作品也比較不會只有在表層上的連結。

Q: 有沒有哪個創作過程覺得很有趣的?怎麼跟不同領域的人溝通?

每個案子都有各自有趣的地方,像在ESI做的《44 Montgomery》,這個案子的過程非常順暢,基本上每個在team 上的人都在增加對這個案子的幫助,從提出概念、空間設計畫出原形、專案經理鼓勵往互動發展,到最後安裝雖然有各種挑戰,但因為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案子,所以每個過程都很像是往上加,成果也會顯現設計過程的感覺。

也有些案子會一直在不同的迴圈裡面打轉,我這幾年的設計感覺是,如果大家都用很開放的心胸去幫專案增加特色,通常成果都會很棒,如果事不關己,或者是總是等著別人出糗,其實成果通常也很難很好。這幾年越來越覺得專業的價值不在於領導的人自己有多強,而是讓參與設計的人覺得自己的聲音有被聽見,才能整合出超過自己可以設計的作品。

Q: 東西方創作上的差異?

我覺得西方的觀眾在參與跟體驗的過程比較開放,在公眾場合跳舞或者玩遊戲都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東方會比較喜歡有隱私一點的設計。

但我覺得還是有些東西是不會改變的,比方人會喜歡看到自己,希望自己可以貢獻,《Push For Fame》跟《超連結》裡的放大連結,就是東西方都成功的例子,其實一開始做放大連結,有點擔心其實會不會大家不喜歡被拍照,但似乎大家一起,而且在臉上加上濾鏡效果,這個擔憂就不太成立,據說考古隊的石頭掃描跟親愛的鹿的詩歌也是另外一個東西方沒有太大落差的行為。

做小朋友的東西可能又是另外一個想法,每個國家的教育不一樣,所以小朋友的行為也會不太一樣。做今年燈會《我那天打翻了一杯珍奶》的時候,小朋友都會很想跟珍珠互動,在上面又跳又爬的,所以那個時候兩三天就需要去檢查維護,我紐約的朋友說,如果你這個裝置在美國,可能會變成每天都要去維修,因為這邊的小孩在玩這種氣球類的東西會更加的投入,安全維護的部分就要做得更高。

Q: 你作為互動設計導演,創作上賦予角色,透過互動設計的方式進入一個情境,在接下來的創作上有什麼想法?

互動設計導演其實是一個不常用的詞彙,但用說故事的角度去觀看互動規劃,設定參與的人角色,賦予參與的人權利,確實是這幾年工作的主軸。

我記得某一次《親愛的鹿Dear Deer》展完我收到信,來信的是一個寫文案的人,他說他把那天寫的詩釘在書桌前面,希望提醒自己,創意其實就在生活之中,就像在這發票上不起眼的詩句一樣,重新排列組合也可以變成新的創意。

我因為最近在教書,所以一直在整理之前做過的作品跟想法,我發現我自己的作品裡面,都希望可以有一個Empower 的元素,不論是讓不會寫詩的人完成自己的詩的《親愛的鹿Dear Deer》,或者是讓觀眾選擇放在沙灘上的物件的《據說考古隊》裡的據說海灘,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帶給大家跟自己重新觀看身邊事物的勇氣跟力量,也希望接下來的作品可以一直保有這個成份。

Previous
Previous

Pratt Institut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Guest Critic

Next
Next

[提案] 成名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