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泰國 傻傻分不清楚

外國的月亮總是比較圓——月亮蝦餅也是。

就像左宗棠雞在左宗棠的故鄉吃不到一樣,泰國的月亮蝦餅在泰國也吃不到。

我剛到紐約那幾年,還是個窮學生。課業繁重,只能想辦法找到便宜又可以果腹的東西。一元 pizza 和街頭餐車的 chicken over rice 是那時的日常。如果想吃亞洲食物,通常是朋友聚餐去日式居酒屋。一個人吃飯又不想花太多錢,常常就選泰國菜。

說也奇怪,紐約的泰國菜菜單跟台灣的泰國菜很不一樣。沒有椒麻雞、沒有月亮蝦餅,但有綠咖哩、炒河粉、冬蔭功湯。當時我忙著生存,根本沒空研究菜單,直到最近才驚覺——月亮蝦餅根本不是泰國菜,是在台灣發明的。

台灣是詐騙集團的天堂吧。

記得十幾年前,我在計程車上跟司機聊到來自台灣,他回我一句:「I love Pad Thai.(歐,我知道,我喜歡泰式炒麵跟冬陰功湯。)」我哭笑不得。但近幾年,這樣的對話慢慢變少,也許是因為台灣的能見度變高了。

但這過程其實比想像中曲折。

像我之前提過,Win Son 雖然拿到米其林推薦,卻還是被歸在「中餐」分類下。一直到 2017 年以前,「Taiwanese Food」這個分類在 Yelp、UberEats 等平台上根本不存在。很多平台一開始都把台灣餐廳誤歸在中國或泰國底下。

我去聽名廚演講的時候,886 的主廚 Eric 就講到一個故事。他說一開始開店時,Yelp 把 886 歸類在泰國菜底下,他每天打電話、寄 email 說:「我們是台灣,跟泰國不一樣。」但完全沒有人理他。

後來他靈機一動,決定跟當時紐約最紅的泰國餐廳合作辦了一場 Pop-up。結果活動一結束,隔天 Yelp 打電話來道歉,還真的新增了「Taiwanese Food」這個分類。

恩,所以說,台灣是詐騙集團的天堂吧(攤手)。

#TaiwanIsNotThailand #月亮蝦餅在泰國吃不到 #FoodIdentityCrisis #台灣是詐騙集團的天堂吧 #ThisIsNotPadThai

Next
Next

Sausage Democracy:台式選舉的街頭香氣